卡洛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其中本科7人、本科以下5人(师承2人),中医专业11人,其他专业1人。卡洛教授为首席专家,多杰拉旦副主任医师为工作室负责人,工作室主要成员为:东杰副主任医师、桑德才让主任医师、仁却副主任医师、旦正项见副主任医师、华青副主任医师、罗柱南杰主治医师、旦切医师、吴长君医士、李加才让医士、郭藏多杰主治医师、索南仁青医师等医师。
2019年,卡洛教授等69名中医药(藏医药)专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卡洛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为国家级第6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资助,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管理,依托青海省果洛州藏医院,以师承与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工作。
卡洛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其中本科7人、本科以下 5 人(师承 2 人),中医专业 11人,其他专业 1人。卡洛教授为首席专家, 多杰拉旦副主任医师为工作室负责人,工作室主要成员为:东杰副主任医师、桑德才让主任医师、仁却副主任医师、旦正项见副主任医师、华青副主任医师、罗柱南杰主治医师、旦切医师、吴长君医士、李加才让医士、郭藏多杰主治医师、索南仁青医师等医师。
卡洛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包括具有藏医特色的名老藏医示教诊室一间,示教观摩室一间,资料室(阅览室)一间,共三间,按传统格调室内装修,舒适典雅,体现藏医药文化氛围。
卡洛教授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喜读经典,著书立说,前后负责和参编理出版了《堪仓临床医案》、《藏药珍宝药品的服用法》、《帝玛·丹增彭措医著选集》《藏医药胆石治疗经验》、《藏医药物别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部分)》和编译出版《藏传医药经典丛书》(包括《医学四续》、《蓝琉璃》、《月王药珍》、《晶珠本草》等4大藏医学经典著作)等50余部藏医药学著作。
卡洛教授对藏医艾灸疗法、放血疗法、药浴疗法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他主持和参与完了“藏药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藏医艾灸疗法及临床应用”、“藏医放血部位的厘定和层次解剖”、《藏传医药经典丛书》编译、“抗风湿藏药五味甘露药浴方的二次开发”、“藏药马钱子胶囊技术攻关”、“牧区多发性疾病肝包虫藏医治疗临床观察”等10余科研项目和课题,其中“藏药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藏医放血部位的厘定和层次解剖”目和《藏传医药经典丛书》编译等项目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这些成果对藏医药文化的交流、继承、弘扬、创新、研究及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卡洛名医工作室的建设,对其独特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继承和推广,探索专家的藏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及推广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编撰名医学术经验著作,培养名名医卡洛学术传承人,提高藏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与疑难疾病治疗的水平。
传承工作室的任务,是通过系统传承研究,总结整理和继承发扬卡洛教授独特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提高藏医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水平,培养高层次藏医药人才和新一代名藏医,促进藏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传承科室主要成员:
多杰拉旦,男,藏族,工作室负责人,1968年出生于贵南,藏医主任医师,本科,曾任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副院长,藏药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秘书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从事藏医药临床和科研工作27年。负责和参研完成了论述部药物方剂学金注—灿烂宝库、超微粉碎技术在藏药生产中的示范研究、民族名老专家医技医术的抢救性传承研究、藏药经典验方“玛奴西汤”的研究开发、藏医药文献数字化示范工程建设、藏药“玛诺系汤”新剂型研究、川青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藏药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藏药新药开发重点实验室、藏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等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级科研课题,其中“金诃甘露药浴颗粒”产品关键技术开发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藏医药大典》编纂与系统整理研究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民族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先后荣获全国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优秀工作者、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十五”全省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研究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参编“21世纪”藏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藏医方剂学》、《藏医诊断学》,参与编纂《藏医药大典》(60卷)、《四部医典曼唐详解》(6卷)、《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丛书》(110部)、《藏医药领域杰出人物临床实践方法汇集》、《藏药汤剂大全》、《秘诀续补遗》(汉译)、《青海主要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分布规律及保护利用对策》、《藏医药学名词》等专著,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了金诃甘露药浴颗粒解热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藏医舌诊概论、藏药玛诺西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比较研究等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参与研发“珍龙醒脑胶囊、藏降脂胶囊、手参肾宝胶囊、前列宁胶囊、安儿宁颗粒等25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藏药新药和玛诺系汤颗粒、还童生发液、养颜酒、祛风酒、诃子益寿丸等38种新型藏药制剂及150多个青藏高原特色保健品,产品全部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省藏医医疗、藏医药科研、藏医学教育、藏医药产业、藏医药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藏医药科研的发展起到领导和推动作用。
桑德才让, 男,藏族,工作室主要成员,主任医师,现任果洛州藏医医疗集团理事长,果洛州藏医院院长,果洛州人大常委会委员,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理事、青海省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青海省医院协会藏医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海省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果洛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兼职教师、《中国藏医药》杂志编辑、全省老中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荣获青海省卫生系统中青年专家,青海省名藏医、全省医院管理年活动优秀院长、果洛州优秀人才、青海省100名优秀科技人员、中国第二届高原好医生等荣誉称号。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3部。获国家专利一项,国家级课题一项,科研项目三项,皮肤病三新项目一项。创新开发完成了“藏王补肾丹”、“脑神宝”、“雪山胃宝”、“雪山清肺丹”、“雪域肝泰康”五种藏药品,五种藏药均获国家药品批准生产文号,为果洛州藏医院开发研制藏药新品种做出了突出贡献。
东杰,男、藏族,工作室主要成员,担任过果洛州藏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果洛州藏医院研究中心主任,果洛州政协第七届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藏医副主任医师。一九五九年出生于果洛州班玛县,一九八〇年毕业于果洛州卫生学校,一九八〇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一九七九年开始学习藏医,先后拜才郎、先巴成利、香萨尕藏、江木才、图旦多杰、卡洛等当地著名藏医大师为师;一九八〇年参加工作后,多次到省内外藏医院研修藏医药经典秘制、佐太炼制方法,全面系统掌握藏医药制剂这门秘密技术;他最擅长挖掘藏整理医药古籍,收集创新民间配方,研究开发生产制剂等,成果辉煌。自研“藏王补肾丹”、“脑神宝丸”、“清肺丹”、“雪山胃宝”、“肝泰康”五神藏药,并获国药字号,深受广大患者的亲睐;自著藏医药理论书籍三部,与他人著五部,参与主持搜集整理出版藏医药古籍十余部,收集民间验方十余种。其中他自著的《藏医脉诊学》获西北地区优秀图书奖;与此同时,在他的倡导和配合下成立了果洛州藏医院研究中心,成立了青海格萨尔王藏药制药有限公司,为州藏医院长足发展、推进果洛藏医药研究开发,推广适宜技术做出了积极贡献。